准确率95%!360航空维修AI助手入选大数据创新案例
2025-07-02
7月2日,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“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暨北京数据先行区发展大会”上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发起的《大数据创新应用优秀案例集(2025)》正式发布。360基于AI企业知识库为深圳航空构建的维修AI助手成功入选该权威案例集,成为大数据与AI融合赋能产业智能化的标杆实践。
直击航空维修三大痛点
打造智能化新范式
随着航空公司业务规模与机队持续扩张,现有维修模式面临三大核心挑战:排故方案依赖人工经验导致决策链条冗长、跨系统数据割裂引发安全隐患、知识传承断层加剧人才流失。
面对这种情况,深圳航空迫切需要一个超级AI“外挂”,一方面能迅速整理专业相关文档、知识、数据,另一方面辅助维修诊断、自动给出方案、内部问答秒回。实现效率提升、成本缩减、数据不外泄,一举三得!
为此,360深度融合AI大模型、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及360AI企业知识库方案,通过学习深圳航空二十年维修数据,帮助其构建起“专属大脑”知识库与智能诊断系统,实现三大突破:
一是秒级精准定位故障,能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解析维修人员描述的复杂问题,智能识别近义词与同义词;
二是一键生成维修方案,基于历史案例库动态生成步骤指导,方案准确率达95%以上,并支持多轮对话引导模糊问题澄清;
三是知识持续进化,基于维修反馈自动更新知识库,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的技术断层风险。
为解决其业务数据安全管控问题,该方案依托360AI企业知识库构建文档权限分级、敏感词检测、大模型拒答三重防护机制,确保航空核心维修数据零泄露。
量化价值显著
重塑航空维修效率标杆
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创新加速,中国“智”造正迎来“知识价值最大化”的时代。
作为大数据创新应用优秀案例,360航空维修AI助手将大数据价值挖掘与AI能力深度结合,解决了制造业知识密集领域的核心痛点,也给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智能化升级路径。目前,该方案在深圳航空公司的落地验证了显著成效:
成本与知识双优化:维修人力投入减少30%,同时沉淀高价值知识案例超万条,形成可复用的故障维修知识库,有效抵御人员流动风险。
效能与安全双跃升:二次故障千时率从0.58降至0.46(降幅20%),一线维修人员排故决策效率提升35%,飞机机械故障导致的单次平均延误时间缩短10%(1.93小时→1.74小时)。
凭借可复用的技术框架,该方案已入选“深圳国资国企百大应用场景”,并加速向轨道交通领域推广。目前,全国已有多家航空企业正在推进落地,未来360将助力更多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“知识驱动型智能运维”,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